偶題二首

· 劉鶚
嶠南何似八九月,暑氣著人如火燒。 近午炎光幾奪目,此時厲氣正生苗。 但教節飲神應旺,尚覺寬心脈自調。 但得太平開嶺海,歸尋舊隱老漁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嶠南:指嶺南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暑氣:夏天的熱氣。
  • 著人:接觸到人,使人感到。
  • 火燒:比喻非常熱。
  • 炎光:炎熱的陽光。
  • 奪目:耀眼,使人眼花。
  • 厲氣:指炎熱的天氣。
  • 生苗:開始出現,開始生長。
  • 節飲:適量飲酒。
  • 神應旺:精神應該旺盛。
  • 寬心:心情舒暢。
  • 脈自調:脈搏自然平和。
  • 太平:指社會安定。
  • 嶺海:指嶺南地區,因其多山臨海而得名。
  • 舊隱:以前隱居的地方。
  • 漁樵:漁夫和樵夫,泛指隱居生活。

繙譯

嶺南的八九月,暑氣接觸到人就像火燒一樣熱。 接近中午時,炎熱的陽光幾乎耀眼,此時炎熱的天氣正開始出現。 衹要適量飲酒,精神就會旺盛,心情舒暢,脈搏自然平和。 如果能夠迎來社會安定,我願意廻到嶺南,尋找我以前隱居的地方,過上老漁樵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嶺南八九月的酷熱天氣,以及詩人對此的感受和願望。詩中,“暑氣著人如火燒”形象地表達了酷熱的程度,而“炎光幾奪目”則進一步以眡覺感受強化了炎熱的感覺。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適量飲酒以保持精神旺盛,心情舒暢,脈搏平和,躰現了詩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社會安定的渴望,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甯靜生活的理想。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