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臺:指燕京,即今北京。
- 紫閣:古代對朝廷或皇宮的雅稱。
- 彤闈:紅色的宮門,代指皇宮。
- 把酒:舉杯飲酒。
- 十四弦:指十四弦的樂器,如古箏。
- 掛冠:指辭官歸隱。
- 尚方:古代官署名,負責製作和供應皇室用物。
- 宣賜:皇帝的賞賜。
- 鈔:這裏指紙幣。
翻譯
在燕京一同觀賞雪花飄落的天空,離別後音信全無,如同雁兒不再傳遞書信。 在紫閣中笑談風生,擔任職務之長,清晨在彤紅的宮門前朝見皇帝。 揮毫潑墨,屢次寫下三千字的文章,舉杯飲酒時,不時呼喚彈奏十四弦的樂聲。 聽說你已經辭去官職,迴歸故里,而皇帝的賞賜,那些紙幣已經裝滿了船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其友人傅學士在燕京的共同經歷及別後的思念。詩中通過「燕臺同看雪花天」和「別後音書雁不傳」展現了兩人深厚的情誼和離別後的無奈。後聯則通過「紫閣笑談」、「彤闈朝謁」等描繪了傅學士在朝中的顯赫地位,而「揮毫屢掃三千字」和「把酒時呼十四弦」則生動表現了其文采飛揚和風雅生活。最後,「聞已掛冠歸故里」和「尚方宣賜鈔成船」則體現了傅學士辭官歸隱的決心和皇帝對其的厚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對其歸隱生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