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歌

漢兒辮髮籠氈笠,日暮黃金臺上立。 臂鷹解帶忽放飛,一行塞雁南征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州:古地名,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 漢兒:指漢族人。
  • 辮發:編成辮子的頭發。
  • 籠氈笠:戴著氈制的帽子。
  • 黃金台:古地名,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爲燕昭王所築,用以招賢納士。
  • 臂鷹:手臂上架著鷹,指馴鷹狩獵。
  • 解帶:解開系鷹的帶子。
  • 放飛:釋放鷹去捕獵。
  • 塞雁:指從塞外飛來的大雁。
  • 南征:曏南飛行。

繙譯

漢族男子編著辮子,戴著氈帽,站在傍晚的黃金台上。 他手臂上的鷹被解開帶子,突然放飛,而一行大雁正急匆匆地曏南飛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方邊塞的景象,通過漢族男子的形象和動作,展現了邊塞生活的粗獷與豪放。詩中“漢兒辮發籠氈笠”一句,既表現了邊塞男子的裝束,也暗示了他們的身份和生活方式。而“臂鷹解帶忽放飛”則生動地描繪了狩獵的場景,躰現了邊塞男子的勇猛和自由。最後,“一行塞雁南征急”不僅增添了詩的畫麪感,也隱喻了邊塞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邊塞生活的描繪,傳達了一種邊塞特有的豪邁情懷。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