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臺

百尺凌歊事已非,古碑巖畔上苔衣。 禁園風暖草爭發,廢殿雨寒花亂飛。 海北天高鵬得運,江南春盡雁知歸。 三千歌舞今何處,惟有姑溪繞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淩歊台:古代的一座高台,歊(xiāo),指熱氣。
  • 苔衣:苔蘚,衣(yī)。
  • 禁園:皇家園林。
  • 廢殿:廢棄的宮殿。
  • 海北天高:形容遙遠的地方。
  • 江南春盡:江南的春天結束。
  • 姑谿:河流名。
  • 翠微:山色青翠的樣子。

繙譯

百尺高的淩歊台已非昔日景象,古碑旁巖壁上長滿了苔蘚。 皇家園林中風煖草長,廢棄的宮殿裡雨後花瓣亂飛。 海北天高,大鵬得以乘運飛翔;江南春去,歸雁知曉歸來之時。 昔日三千歌舞的繁華今何在?衹賸下姑谿水繞著青翠的山色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淩歊台的今昔對比,表達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唸與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百尺淩歊事已非”一句,即點明了時間的變遷與歷史的滄桑。後文通過對禁園、廢殿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逝去繁華的哀思。結尾的“三千歌舞今何処,惟有姑谿繞翠微”更是以對比手法,突出了今昔的巨大差異,強化了詩人的懷舊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懷古詩。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