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

石頭城上小徘徊,世換僧殘寺已灰。 地接汴淮山北去,江吞吳越水東來。 健魚奮鬣隨蛟舞,快鶻翻身獵雁回。 一片降旗千古淚,前人留與後人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汴淮:指汴水和淮河,兩者在中國東部。
  • 吳越:古代國名,指今江蘇、浙江一帶。
  • :liè,魚類背部的鰭。
  • :hú,一種猛禽,類似鷹。

翻譯

在石頭城上小步徘徊,世事更迭,僧侶已逝,寺廟化爲灰燼。 這片土地連接着汴水和淮河,山脈向北延伸,江水吞噬着吳越之地,向東流去。 強壯的魚兒揮動着背鰭,隨着蛟龍起舞,敏捷的鶻鳥翻身捕捉歸來的雁羣。 一面降下的旗幟,承載着千古的淚水,前人的遺留,留給後人無盡的哀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石頭城的滄桑變遷,通過對比自然景觀的永恆與人類文明的短暫,表達了深沉的歷史感慨。詩中「世換僧殘寺已灰」一句,既是對歷史變遷的直觀描述,也透露出詩人對往昔輝煌的懷念與對現實衰敗的哀嘆。後兩句通過對自然界生靈的生動描繪,進一步以自然的活力對比人世的凋零,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結尾的「一片降旗千古淚」則是對歷史長河中無數興衰更替的深刻反思,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