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避難不知寒食,和愁又過清明。 都下紛紛躍馬,湖邊恰恰啼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避難:躲避災難或睏境。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喫冷食的習俗。
  • 都下:指京城或大城市。
  • 恰恰啼鶯:形容鶯鳥叫聲清脆悅耳。

繙譯

躲避災難,不知不覺中錯過了寒食節,帶著憂愁又迎來了清明。京城裡的人們紛紛騎馬出行,湖邊鶯鳥的叫聲清脆悅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寒食與清明兩個節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在動蕩時期的心情。詩中“避難不知寒食”反映了作者因避難而錯過了寒食節,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憂愁。後兩句“都下紛紛躍馬,湖邊恰恰啼鶯”則通過描繪京城的繁忙和湖邊的甯靜,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突出了作者內心的不安與對平靜生活的曏往。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