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莎草(suō cǎo):一種生長在溼地或水邊的草本植物。
- 長洲:地名,指長形或島嶼狀的地方。
- 吳江:江名,位於今江蘇省南部。
- 拍岸流:形容江水衝擊岸邊的景象。
- 故家:指詩人的故鄉或舊居。
- 西北高樓:指詩人故鄉的某個高處,可能是一個地標性的建築。
- 十載:十年。
- 客窗:指在外的住所的窗戶。
- 憔悴損:形容因憂愁或疾病而消瘦憔悴。
- 搔短鬢:用手指搔弄鬢髮,形容憂愁或焦慮的樣子。
- 獨悲秋:獨自感受秋天的悲傷。
- 塞邊頭:邊塞的盡頭,指邊疆地區。
- 斷鴻書:斷了的鴻雁傳書,比喻音信斷絕。
- 一片閒愁:滿心的憂愁。
- 舞罷羽衣:指舞蹈結束後,羽衣(舞蹈服裝)上的塵埃。
- 廣寒遊:指在月宮(廣寒宮)中的遊歷,這裏比喻孤獨無伴的狀態。
翻譯
莎草覆蓋了長洲,吳江的江水拍打着岸邊流淌。回憶起故鄉西北方向的高樓。十年間,我在外地的窗戶下,因憂愁而變得憔悴,搔弄着短鬢,獨自感受秋天的悲傷。
我身在邊塞的盡頭,斷了的鴻雁無法傳遞書信。記得當年,心中充滿了憂愁。舞蹈結束後,羽衣上滿是塵埃,誰來陪伴我,在這廣寒宮中游歷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長期客居他鄉的孤獨與憂愁。詩中通過「莎草被長洲」、「吳江拍岸流」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氛圍。詩人回憶故鄉的高樓,感嘆十年客居生活的憔悴,表達了對家鄉的無限眷戀。後半部分通過「斷鴻書寄不」、「舞罷羽衣塵滿面」等意象,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
汪元量的其他作品
- 《 觀魚臺 》 —— [ 元 ] 汪元量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三 》 —— [ 元 ] 汪元量
- 《 婆羅門引 · 四月八日謝太后慶七十 》 —— [ 元 ] 汪元量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五 》 —— [ 元 ] 汪元量
- 《 玉楼春 其二 赋双头牡丹 》 —— [ 元 ] 汪元量
- 《 西湖舊夢 其十 》 —— [ 元 ] 汪元量
- 《 商山廟 》 —— [ 元 ] 汪元量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 》 —— [ 元 ] 汪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