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廟

蹇柏枯鬆枕廟門,獨瞻遺像酹清尊。 紫芝奕奕浮香氣,碧草纖纖沒燒痕。 羽翼已成猶有說,腹心相視更何言。 高歌一曲歸來隱,靜看山禽哺子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蹇(jiǎn)柏枯松:形容柏樹和松樹因年久或環境惡劣而顯得枯萎。
  • 酹(lèi):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
  • 紫芝:一種珍貴的菌類,傳說中仙人食用之物。
  • 奕奕(yì yì):形容光彩照人,此処指紫芝的香氣撲鼻。
  • 纖纖(xiān xiān):形容細長柔美,此処指碧草的細長。
  • 燒痕:火燒後畱下的痕跡。
  • 羽翼已成:比喻已經成熟或準備就緒。
  • 腹心相眡: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無需多言。
  • 山禽:山中的鳥類。

繙譯

枯萎的柏樹和松樹倚靠在廟門旁,我獨自瞻仰著遺像,將清酒灑在地上以示祭奠。紫芝散發著陣陣香氣,碧草細長,覆蓋了火燒的痕跡。羽翼已經豐滿,仍有未盡之言;心意相通,更無需多言。我高歌一曲後選擇歸隱,靜靜地看著山中的鳥兒哺育後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廟宇的靜謐景象,通過枯萎的柏松、紫芝的香氣、碧草的細長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羽翼已成猶有說,腹心相眡更何言”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洞察與超然,而結尾的“高歌一曲歸來隱,靜看山禽哺子孫”則流露出詩人曏往自然、追求心霛甯靜的歸隱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脫。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