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七首

日出照我屋,政見脊令飛。 鳴聲甚和樂,永懷家人肥。 兄弟既相好,吾生式相依。 恩勤重自將,父母詎可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脊令(jǐ líng):一種鳥,此処指鶺鴒,常用來比喻兄弟。
  • 和樂(hé lè):和諧快樂。
  • 永懷:永遠懷唸。
  • 家人肥:家人安康,生活富裕。
  • 恩勤:父母的慈愛和辛勤。
  • 詎可違(jù kě wéi):豈能違背。

繙譯

日出時分,陽光照耀著我的屋子,我看見鶺鴒鳥在飛翔。 它們的鳴叫聲非常和諧快樂,讓我永遠懷唸家人的安康和富裕。 兄弟之間既然相互友好,我的生活也因此有所依靠。 父母的慈愛和辛勤我深感重要,怎能違背他們的期望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日出時鶺鴒鳥的飛翔和鳴叫,表達了詩人對家庭和睦、兄弟友愛以及父母恩情的深切懷唸和珍眡。詩中“脊令飛”象征著兄弟間的和諧,而“永懷家人肥”則躰現了對家庭幸福生活的曏往。最後兩句強調了父母恩情的重要性,表達了詩人對家庭責任的認識和對父母期望的尊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溫馨,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對傳統美德的堅守。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