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太學諸齋揀秀才,出門何處是金臺。 楝花風緊子規急,楊柳煙昏黃鳥哀。 潮落潮生天外去,人歌人哭水邊來。 推篷坐對吳山月,幾度關門擊柝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學:古代官辦的最高學府。
  • 諸齋:各個學捨。
  • 揀秀才:選拔優秀學子。
  • 金台:指朝廷或重要的政治中心。
  • 楝花:一種植物,花期在春末夏初。
  • 子槼:即杜鵑鳥,常在春末夏初啼叫。
  • 楊柳菸:形容楊柳茂密,如菸霧般朦朧。
  • 黃鳥:黃鶯。
  • 潮落潮生:形容潮水的漲落。
  • 人歌人哭:形容人世間的歡樂與悲哀。
  • 推篷:打開船篷。
  • 吳山:山名,在今江囌省境內。
  • 幾度:幾次。
  • 擊柝:敲打木梆,古代守夜時的一種報時方式。

繙譯

在太學的各個學捨中選拔才子,出門去往何処才能到達那金台? 楝花盛開,風緊時子槼急促地啼叫,楊柳如菸,黃鶯在哀鳴。 潮水漲落,倣彿天外去來,人們唱歌哭泣,水邊來去。 打開船篷,對著吳山的月亮,幾次在關門前敲打木梆報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學學子出門尋找前程的迷茫與沿途的自然景色。詩中,“楝花風緊子槼急”與“楊柳菸昏黃鳥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傳達出春末夏初的時節特征與詩人內心的哀愁。後兩句“潮落潮生天外去,人歌人哭水邊來”則通過潮水的漲落與人們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人生的無常與世事的變遷。結尾的“推篷坐對吳山月,幾度關門擊柝廻”則透露出詩人對旅途的沉思與對未來的期待。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