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太后爲尼

南國舊王母,西方新世尊。 頭顱歸妙相,富貴悟空門。 傳法優婆域,誦經孤獨園。 夜闌清磬罷,趺坐雪花繁。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全太后:指南宋末代皇帝趙昺的母親,後出家爲尼。
  • 南國舊王母:指南宋的太后,南國即指南宋。
  • 西方新世尊:指佛教中的佛祖,西方代表佛教的發源地。
  • 頭顱:指人的頭部,這裏象徵身份和地位。
  • 妙相:指佛教中佛陀的莊嚴相貌。
  • 富貴:指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
  • 悟空門:指佛教中的「空」,即一切皆空,無我無相的境界。
  • 傳法:指傳授佛法。
  • 優婆域:指尼姑。
  • 誦經:指唸誦佛經。
  • 孤獨園:指佛教中的修行場所,也稱「孤園」。
  • 夜闌:指夜深。
  • 清磬:指佛教中用於敲擊的樂器,用以引導唸誦或冥想。
  • 趺坐:指佛教中的一種坐姿,即盤腿而坐。
  • 雪花繁:形容雪花紛紛揚揚。

翻譯

南宋的舊日太后,如今成爲了西方佛教的新世尊。她捨棄了高貴的頭顱,追求佛陀的莊嚴妙相,放棄了世俗的富貴,領悟了佛教的空門真諦。她在孤獨園中傳授佛法,唸誦佛經,夜深人靜時,清脆的磬聲停止,她盤腿坐在雪地中,雪花紛紛揚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宋末代皇帝的母親全太后出家爲尼後的生活。通過對比她過去的身份和現在的修行生活,表達了從世俗到精神追求的轉變。詩中運用了佛教的意象和術語,如「妙相」、「悟空門」、「誦經孤獨園」等,展現了她對佛教信仰的虔誠和對世俗富貴的超脫。最後兩句以夜深人靜、雪花紛飛的景象,營造了一種靜謐而莊嚴的氛圍,體現了全太后在佛教修行中的寧靜與超然。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