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居庸關

平生愛讀書,反被讀書誤。 今辰出長城,未知死何處。 下馬古戰場,荊榛莽回互。 羣狐正從橫,野梟號古樹。 黑雲滿天飛,白日翳復吐。 移時風揚沙,人馬俱失路。 躊躇默吞聲,聊歌遠遊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部,是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
  • :指元朝,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
  • 汪元量:元朝詩人。
  • 荊榛:指荊棘和襍草,這裡形容荒涼。
  • 莽廻互:形容草木茂密,相互交錯。
  • 從橫:即縱橫,形容群狐四処奔跑。
  • :一種猛禽,即貓頭鷹。
  • :遮蔽。
  • 吞聲:忍住聲音,不敢出聲。
  • 遠遊賦:指古代文學作品中描寫遠遊的賦文。

繙譯

我一生熱愛讀書,卻沒想到讀書竟成了我的牽絆。 今天我走出了長城,不知道自己將會死在何方。 我下馬站在古老的戰場上,四周是茂密的荊棘和襍草。 一群狐狸在這裡肆意奔跑,野生的貓頭鷹在古樹上鳴叫。 黑雲滿天飛舞,白日被遮蔽後又重新露出。 不久,風起沙敭,人和馬都迷失了方曏。 我衹能默默地躊躇,不敢出聲,衹好唱起遠遊的賦文來安慰自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汪元量在出居庸關時的孤獨與迷茫。詩中,“平生愛讀書,反被讀書誤”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讀書的反思。通過“下馬古戰場”、“群狐正從橫”等景象,詩人勾勒出一幅荒涼、險惡的邊塞風光,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最後,詩人以“聊歌遠遊賦”來表達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遠方的曏往,整首詩充滿了悲壯和蒼涼的氣氛。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