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外

飲馬長城窟,馬繁水枯竭。 水竭將奈何,馬嘶不肯歇。 君看長城中,盡是骷髏骨。 骷髏幾千年,猶且未滅沒。 空銜千年冤,此冤何時雪。 祖龍去已遠,長城久迸裂。 嘆息此骷髏,夜夜泣秋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飲馬:給馬喝水。
  • 長城窟:長城邊的泉水或水坑。
  • 馬繁:馬匹衆多。
  • 水枯竭:水源乾涸。
  • 骷髏骨:死人的骨頭,沒有肉的骨頭架子。
  • 祖龍:指秦始皇,因其統一六國,被尊爲“祖龍”。
  • 迸裂:裂開,破裂。

繙譯

在長城外給馬喝水,但馬匹衆多而水源已經乾涸。 水源乾涸了怎麽辦?馬兒還在不停地嘶鳴,不肯停歇。 你看那長城之中,到処都是死人的骨頭。 這些骷髏已經存在了幾千年,至今還未完全消失。 它們空空地承載著千年的冤屈,這份冤屈何時才能洗清? 秦始皇已經離我們遠去,長城也早已裂開。 我歎息這些骷髏,它們夜夜在鞦月下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長城外的荒涼景象,表達了對歷史滄桑和無數生命犧牲的深沉感慨。詩中“骷髏骨”和“冤”字反複出現,強調了歷史的殘酷和不公,以及對這些無辜生命的哀悼。最後兩句以“歎息”和“泣鞦月”作結,增添了詩的悲愴氛圍,使讀者對歷史的悲劇産生深刻的共鳴。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