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圖

匡廬遺想定如何,文物風流也自多。 月滿空山號虎豹,日穿林樾漲藤蘿。 青蓮結社朝乘犢,白水漁竿晚浴鵝。 多半蟠根是仙李,向陽枝葉更婆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廬:即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文物:指文化遺蹟和歷史文物。
  • 風流:指文化藝術上的成就和影響。
  • 林樾:指樹木茂密的地方。
  • 藤蘿:一種攀援植物,常用來形容山林間的自然景觀。
  • 青蓮:蓮花的一種,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質。
  • 結社:指文人聚會,共同探討學問或文藝。
  • :小牛。
  • 白水:清澈的水。
  • 漁竿:釣魚用的竿子。
  • 浴鵝:指鵝在水中游泳。
  • 蟠根:指樹根盤曲。
  • 仙李:指李樹,這裏可能指李延興自己,也可能是對李姓的讚美。
  • 婆娑:形容枝葉繁茂,隨風搖曳的樣子。

翻譯

廬山的遺蹟和傳說,現在想起來是怎樣的呢?那裏的文化遺蹟和藝術成就也是非常豐富的。月光照耀着空曠的山谷,彷彿能聽到虎豹的吼聲;陽光穿透茂密的樹林,使得藤蘿更加茂盛。清晨,文人雅士們乘着小牛前往蓮花池邊結社討論;傍晚,他們在清澈的水邊釣魚,看着鵝兒在水中嬉戲。這裏大多數的樹根都盤曲如仙,向陽的枝葉更是繁茂搖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廬山的美景和文人雅士的生活,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廬山的神祕與風雅。詩中「月滿空山號虎豹,日穿林樾漲藤蘿」運用了對仗和誇張手法,增強了語言的韻律美和形象感。後兩句則通過具體的日常活動,展現了文人雅士的閒適與高潔,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與嚮往。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