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雨坐

白雨傳疏點,紅亭納快風。 荷香清浦近,竹暗細泉通。 問道隨關尹,橫經愧馬融。 衰遲竟何補,江海任飄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雨:指初夏時節的雨,因其清新潔淨,故稱「白雨」。
  • 傳疏點:形容雨點稀疏地落下。
  • 紅亭:指亭子的顏色爲紅色,也可能是指亭子在雨後的景色中顯得格外鮮豔。
  • 納快風:指亭子內能感受到涼爽的風。
  • 荷香:荷花的香氣。
  • 清浦:清澈的水邊。
  • 竹暗:竹林深處,光線較暗。
  • 細泉:細小的泉水。
  • 問道:尋求道理或真理。
  • 隨關尹:跟隨關尹(古代官職名,此指賢者或老師)學習。
  • 橫經:橫放經書,指學習或講學。
  • 愧馬融:愧對馬融(東漢著名學者),表示自己學識不足。
  • 衰遲:衰老遲緩。
  • 何補:有何益處。
  • 江海:泛指廣闊的水域,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任飄蓬:任由自己像飄蓬一樣隨風飄蕩。

翻譯

初夏的雨點稀疏地落下,紅色的亭子裏吹來了涼爽的風。 水邊傳來荷花的香氣,竹林深處細小的泉水潺潺流淌。 我尋求道理跟隨賢者學習,卻感到自己學識不足,愧對先賢。 衰老遲緩的我,究竟有何益處?只能在江海間任由自己像飄蓬一樣隨風飄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雨後的景色,通過「白雨」、「紅亭」、「荷香」、「竹暗」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詩中「問道隨關尹,橫經愧馬融」表達了詩人對學問的追求和對自身學識不足的反思。結尾的「衰遲竟何補,江海任飄蓬」則透露出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漂泊不定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