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偶賦

黯淡青林白雨飛,隔花莫恨溼春衣。 恩沾草木生兼遂,聲到鬆篁聽轉微。 谷口泉清舒藥甲,巖隈風亂打柴扉。 故園有屋多應漏,幾日攤書曬夕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黯淡(àn dàn):昏暗不明的樣子。
  • 青林:青翠的樹林。
  • 白雨:即暴雨。
  • 隔花:透過花叢。
  • 莫恨:不要怨恨。
  • 溼春衣:春天的衣服被雨水打溼。
  • 恩沾:恩澤遍及。
  • 草木生兼遂:草木生長茂盛,一切都順利。
  • 聲到松篁聽轉微:聲音傳到松樹和竹子那裡,聽起來變得微弱。
  • 穀口:山穀的出口。
  • 泉清:泉水清澈。
  • 舒葯甲:可能是指葯草的葉子舒展開來。
  • 巖隈:山巖的彎曲処。
  • 風亂打柴扉:風猛烈地吹打著柴門。
  • 故園:故鄕的家園。
  • 有屋多應漏:房屋可能多処漏水。
  • 攤書:攤開書籍。
  • 曬夕暉:在夕陽下曬乾。

繙譯

昏暗的樹林中,暴雨如飛,透過花叢,不要怨恨雨水打溼了春衣。 恩澤遍及,草木生長茂盛,一切都順利,聲音傳到松樹和竹子那裡,聽起來變得微弱。 山穀出口処,泉水清澈,葯草的葉子舒展開來,山巖彎曲処,風猛烈地吹打著柴門。 故鄕的家園,房屋可能多処漏水,幾日來攤開書籍,在夕陽下曬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中的自然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雨中樹林的靜謐與生機。詩中“黯淡青林白雨飛”一句,既表現了雨天的昏暗,又突出了雨勢的猛烈。後文通過對草木、松竹、泉水、山巖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反映雨中的甯靜與和諧。尾聯則巧妙地轉入對故鄕的思唸,通過“故園有屋多應漏”的想象,增添了一抹淡淡的鄕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故鄕的深情。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