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常寄山中友詩韻

白頭覽鏡愧衰年,清曉翻經興杳然。 山疊錦屏橫斗極,岸分珠雨落風泉。 夢迴隔水聞僧磬,飯飽耕雲種玉田。 多病馬卿空有賦,謝官陶令未歸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覽鏡:照鏡子。
  • 翻經:翻閱佛經。
  • 斗極:北斗星和北極星。
  • 珠雨:比喻雨滴如珠。
  • 耕雲:比喻在山中耕作,如同耕雲種霧。
  • 種玉田:比喻在山中耕作,如同種植玉石。
  • 馬卿: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 陶令:指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

翻譯

白髮蒼蒼,照鏡子時感到年老的愧疚,清晨翻閱佛經,心境深遠。 山巒疊嶂如錦屏橫亙,北斗星和北極星在其中,岸邊雨滴如珠,風中泉水聲聲。 夢中醒來,隔水聽見僧人的磬聲,吃飽飯後,在山中耕作,如同種植玉石。 多病的我,空有司馬相如的賦才,卻未能像陶淵明那樣辭官歸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年邁的文人,在山中靜修的生活場景。詩中,「覽鏡愧衰年」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也透露出對過往歲月的反思。後文通過對山中美景的描繪,如「山疊錦屏」、「岸分珠雨」,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結尾處提及「馬卿」與「陶令」,則是詩人對自己文學才華與未能實現的歸隱之願的自我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對人生境遇的淡淡哀愁。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