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成誼叔尚書□□□田園作

憶昔同班逐隊羣,鳳池坊近浸波濆。 署曹修史程功速,齋宿論文刻志勤。 長夏曉衝深巷雨,高秋暮抱遠山雲。 笑談會數清茶款,酬唱情濃薄酒醺。 膠漆當時朋義合,炎涼此日秩資分。 閉門慎守幹人誡,一曲陽春雪裏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鳳池坊:古代地名,此處可能指靠近皇宮的地方。
  • 浸波濆:波濤拍岸,形容水邊。
  • 署曹:官署中的部門。
  • 修史:編寫歷史。
  • 齋宿:在齋戒期間住宿。
  • 刻志:專心致志。
  • 長夏:盛夏。
  • 曉衝:早晨冒着。
  • 高秋:深秋。
  • 暮抱:傍晚懷抱。
  • 會數:頻繁相會。
  • 酬唱:互相贈詩。
  • 膠漆:比喻關係親密無間。
  • 秩資分:官職和資歷的分別。
  • 幹人誡:避免與他人衝突的告誡。
  • 陽春雪:指高雅的藝術作品,此處可能指詩歌。

翻譯

回憶往昔與衆人一同追逐的時光,鳳池坊靠近波濤拍岸的地方。在官署中編寫歷史,工作迅速,齋戒期間住宿討論文章,專心致志。盛夏的早晨冒着深巷的雨,深秋的傍晚懷抱遠山的雲。頻繁相聚笑談,清茶款待,互相贈詩情感濃厚,薄酒微醺。那時朋友間關係如膠似漆,如今因官職和資歷的不同而分道揚鑣。閉門自守,避免與他人衝突,高雅的詩歌如同陽春白雪,在雪中聞聽。

賞析

這首作品回憶了與朋友共事的時光,描繪了當時的工作情景和深厚的友情。詩中通過對鳳池坊、官署、齋宿等場景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與朋友們的勤奮與專注。後半部分則反映了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因地位和資歷的變化而漸行漸遠,但作者依然保持着內心的清高與獨立,享受着詩歌帶來的精神慰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