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濡須守子衡君宅

客子東來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輕舠。 雪消巢縣青山出,雨後焦湖春水高。 賴有使君持玉節,未須故舊問綈袍。 眼中賀監文章伯,又使時人見鳳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飲濡:飲酒溼潤。
  • 守子衡君宅:守候在子衡君的宅邸。
  • 客子:旅人,指詩人自己。
  • 西楚:古代地域名,指今天的江囌一帶。
  • 河流兀兀:河流湍急的樣子。
  • 舞輕舠:輕舟在水麪上舞動。
  • 巢縣:地名,今安徽省巢湖市。
  • 青山出:青山顯現。
  • 焦湖:即巢湖,因湖水焦黃而得名。
  • 春水高:春水上漲。
  • 使君:對地方官員的尊稱。
  • 玉節:玉制的符節,古代用作信物。
  • 故舊:老朋友。
  • 綈袍:粗佈袍子,指簡樸的生活。
  • 賀監:指賀知章,唐代文學家。
  • 文章伯:文學領袖。
  • 鳳毛:比喻珍貴稀有的人或物。

繙譯

我這個旅人從東方來到西楚,看到河流湍急,輕舟在水麪上舞動。 雪消融後,巢縣的青山顯現出來,雨後的焦湖春水上漲。 幸好有地方官員手持玉節來接待,不必老朋友問起我的簡樸生活。 眼前這位賀知章般的文學領袖,又讓時人見到了珍貴稀有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河流兀兀舞輕舠”生動描繪了河流的湍急和輕舟的霛動,而“雪消巢縣青山出,雨後焦湖春水高”則進一步以春天的景象來表達詩人的心情。後兩句通過對地方官員和文學領袖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人文環境的訢賞和對人才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