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魏公:指文正公范仲淹,因其封號爲魏國公,故稱。
- 勳業:功勳和事業。
- 高風:高尚的風範。
- 道並隆:道德與功業同樣顯赫。
- 東吳:指蘇州,范仲淹的故鄉。
- 遺像:留下的畫像。
- 西夏:指宋朝時期的一個國家,范仲淹曾在此地有軍事成就。
- 全功:完整的功績。
- 鳥道:形容山路險峻,只有鳥能飛過。
- 千盤:形容山路曲折多彎。
- 龍門:比喻險要的關口。
- 一罅通:一條縫隙可以通過,形容地勢險要。
- 赫赫:顯著,盛大。
- 皇元:指元朝。
- 昭祀典:明示祭祀的典禮。
- 烝嘗:古代祭祀的名稱,這裏指祭祀。
- 武侯:指諸葛亮,因其封號爲武鄉侯,故稱。
翻譯
魏國公范仲淹的功勳和事業在前代已經顯赫,百世之後,他的高尚風範與道德功業同樣受到尊崇。在東吳的故鄉蘇州,他的廟宇中可以看到他的遺像,而在西夏的戰場上,他則留下了完整的功績。山中的道路險峻曲折,彷彿只有鳥兒才能飛過,而龍門般的天險,卻有一條縫隙可以通行。在顯著盛大的元朝,他的祭祀典禮得到了明示,與武侯諸葛亮的祭祀同樣受到重視。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范仲淹的功勳和高尚風範,通過對比其在故鄉的廟宇與西夏的戰功,展現了他的歷史地位。詩中「山回鳥道」與「天入龍門」的描繪,形象地表達了范仲淹所面臨的艱難環境與他的英勇事蹟。結尾提到元朝對范仲淹的祭祀與對諸葛亮的祭祀同等重視,進一步強調了他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