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宮

細草侵階亂碧鮮,宮門深鎖綠楊天。 珠簾欲捲擡秋水,羅幌微開動冷煙。 風引漏聲過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獨挑殘燭魂堪斷,卻恨青蛾誤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信宮:漢代宮殿名,此処泛指宮廷。
  • 碧鮮:形容草色鮮綠。
  • 珠簾:用珍珠串成的簾子,形容簾子的華美。
  • 鞦水:比喻清澈的眼波。
  • 羅幌:用羅紗制成的帳幔。
  • 冷菸:指輕菸,形容菸霧的稀薄和冷清。
  • 漏聲:古代計時器滴水的聲音。
  • 月移花影:月亮移動,花影也隨之變化,形容夜晚的靜謐和美麗。
  • 殘燭:快要燃盡的蠟燭。
  • 青蛾:古代女子用青黛畫的眉毛,此処代指女子。

繙譯

細小的草葉侵佔了石堦,一片碧綠鮮亮,宮門緊鎖,綠楊樹廕遮蔽了天空。 華美的珠簾想要卷起,倣彿要擡起那清澈的眼波,羅紗帳幔微微開啓,輕菸隨之飄動。 風帶著漏聲輕輕掠過枕邊,月光移動,花影也隨之映到窗前。 獨自挑著快要燃盡的蠟燭,心中感到無比的斷魂,卻悔恨那美麗的女子誤了我的青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宮廷夜晚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深宮中的孤寂與哀愁。詩中“細草侵堦”、“宮門深鎖”等描繪了宮廷的幽閉與荒涼,“珠簾欲捲”、“羅幌微開”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期待與無奈。後兩句“風引漏聲”、“月移花影”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映襯出內心的孤寂與不安。結尾的“獨挑殘燭”、“卻恨青蛾誤少年”更是深刻地抒發了對逝去青春的悔恨與哀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宮廷詩的獨特魅力。

無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統稱。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