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清淮流

淮月秋偏靜,含虛夜轉明。 桂花窺鏡發,蟾影映波生。 澹灩輪初上,裴回魄正盈。 遙塘分草樹,近浦寫山城。 桐柏流光逐,蠙珠濯景清。 孤舟方利涉,更喜照前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淮月:指淮河上的月光。
  • 含虛:形容月光清澈透明。
  • 桂花:指月亮上的桂樹,常用來比喻月亮。
  • 蟾影:指月亮的影子,蟾即蟾蜍,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
  • 澹灩(dàn yàn):形容水波盪漾的樣子。
  • 裴回(péi huí):徘徊,來回走動。
  • :指月光。
  • 遙塘:遠處的池塘。
  • :水邊。
  • 桐柏:指桐柏山,位於河南省南部,此處可能指山影。
  • 蠙珠(pín zhū):蚌珠,此處比喻水中的光影。
  • 濯景(zhuó jǐng):洗滌景象,形容景色清新。
  • 利涉:順利渡過。

翻譯

淮河上的月光在秋天顯得格外寧靜,清澈透明,夜色中更加明亮。桂花似乎在窺視着鏡子般的河面綻放,月亮的影子映照在波光中。水波盪漾,月亮初升,月光徘徊,正滿盈。遠處的池塘分隔着草木,近處的水邊描繪着山城的輪廓。桐柏山的流光追逐着,蚌珠般的光影在清水中洗滌得更加清新。孤舟正順利地渡過河面,更令人欣喜的是,這月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賞析

這首作品以淮河秋夜爲背景,描繪了月光的靜謐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桂花窺鏡發」、「蟾影映波生」,形象地表現了月光的細膩與河面的波光。通過「遙塘分草樹,近浦寫山城」等句,展現了遠近景物的層次感。結尾「孤舟方利涉,更喜照前程」則表達了月光照亮前行之路的喜悅,寓意着希望與光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無名氏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捕捉和深情表達。

無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統稱。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