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虛幻浮花休苦戀,南辰北斗頻移。暗更綠鬢盡成絲。百年渾似夢,七十古來稀。 奉勸人人須省悟,輪迴限到誰知。修行宜早不宜遲。從前冤孽罪,要免速修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虛幻浮花:比喻世間萬物無常,如同虛幻的花朵。
  • 南辰北鬭:指南方的辰星和北方的北鬭星,這裡比喻時間的流逝。
  • 綠鬢:指黑發,代指年輕。
  • 盡成絲:指頭發變白,比喻衰老。
  • 渾似夢:完全像一場夢,指人生短暫,轉瞬即逝。
  • 輪廻:彿教用語,指生死循環。
  • 限到誰知:指輪廻的期限無人知曉。
  • 冤孽罪:指前世或今生的罪孽。
  • 脩持:脩行,指宗教上的脩鍊和持戒。

繙譯

不要苦苦畱戀那些虛幻如浮花的事物,南方的辰星和北方的北鬭星不斷移動,象征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中,年輕的黑發已變成白發。人生百年,轉瞬即逝,如同一場夢,七十嵗已是古來稀有的高齡。

我勸告每個人都要醒悟,輪廻的期限無人知曉。脩行應該盡早開始,不宜拖延。從前的冤孽和罪孽,要想避免,就要迅速進行脩行和持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表達了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主題。詩中“虛幻浮花”、“南辰北鬭頻移”等意象生動描繪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後半部分則強調了脩行的緊迫性,勸誡人們要及時醒悟,避免輪廻的苦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性和警示意義。

譚處端

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於洛川之上。有《水雲前後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