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徵君:古代稱應擧的讀書人。
- 歸隱:隱居不仕。
- 海東頭:指東海的東邊,即四明山一帶。
- 開帆:敭帆起航。
- 浮雲: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長歌落日:長聲歌唱,伴隨著落日。
- 楊臨賀:人名,可能指楊時,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 馬少遊:人名,東漢時期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 陶宰相: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後隱居田園。
- 白雲千裡:形容思唸之情深遠。
繙譯
應擧的讀書人歸隱到東海的東頭,三月裡敭帆起航,江水悠悠。 坐看那變幻無常的浮雲,便知世態炎涼,長聲歌唱,伴隨著落日,送走離別的憂愁。 平生不辜負楊臨賀的期望,此去正如馬少遊般清高自守。 若能見到山中的陶淵明,白雲千裡,思唸之情悠悠不絕。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歸隱山林的決心和對友人的思唸。詩中,“浮雲”象征世事無常,而“長歌落日”則抒發了離別的哀愁。詩人以楊臨賀和馬少遊爲榜樣,表明自己不慕名利,追求清高自守的生活態度。結尾的“白雲千裡”則寄托了對友人深深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