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仙

樂氏騎龍上碧天,東吳遺宅尚依然。 悟來大道無多事,真後丹元不值錢。 老樹夜風蟲咬葉,古垣春雨蘚生磚。 鬆傾鶴死桑田變,華表歸鄉未有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樂氏:指樂毅,戰國時期燕國名將。
  • 騎龍:比喻昇仙。
  • 東吳遺宅:指三國時期吳國遺留下來的宅邸。
  • 悟來大道:指領悟了宇宙間的大道理。
  • 丹元:指修煉成仙的丹藥。
  • 蘚生磚:指磚上長滿了苔蘚。
  • 鬆傾鶴死:比喻仙境或高潔之地的衰敗。
  • 桑田變:比喻世事變遷。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歸鄉未有年:指沒有確切的歸期。

翻譯

樂毅騎着龍升上了碧藍的天空,東吳遺留下來的宅邸依然存在。 當他領悟了宇宙間的大道理後,發現修煉成仙的丹藥並不值錢。 老樹在夜晚被風吹動,蟲子咬食着葉子;古老的牆垣在春雨中,磚上長滿了苔蘚。 松樹傾斜,仙鶴死去,象徵着仙境或高潔之地的衰敗;世事變遷,華表依然屹立,但歸鄉的日期卻遙遙無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樂毅昇仙後的景象,表達了世事無常、仙境衰敗的哀愁。詩中,「樂氏騎龍上碧天」展現了樂毅昇仙的壯麗景象,而「東吳遺宅尚依然」則暗示了人間的滄桑。後句通過對老樹、古垣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衰敗來象徵仙境的沒落。結尾的「華表歸鄉未有年」則抒發了對歸鄉無期的無奈與哀愁,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若虛

五代時詩僧。隱於廬山,數年持經,不出石室。南唐國主累次徵召,皆不赴。曾北遊多年。後漢隱帝乾祐中卒。《宋高僧傳》卷二五有傳。《全唐詩》存詩3首。 ► 3篇诗文

若虛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