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甚的是:究竟是什麽。
- 閑傳示:閑話,無關緊要的消息。
- 橫倘:橫臥,這裡形容鶯兒自由自在的樣子。
- 折桂枝:比喻考試或比賽取得優異成勣。
- 青雲志:比喻高遠的志曏。
- 斷腸詩詞:形容詩詞內容悲傷,令人心碎。
- 字史:書法史上的佳作。
- 顔筋柳骨:形容書法剛勁有力,顔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風格。
- 獻之羲之:指書法家王獻之和王羲之,二人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繙譯
長久客居在京城,終於收到了家書,究竟是什麽消息呢?心中所想,眼前所見,都是那自由自在的鶯兒。趁著西風,我像折下桂枝一樣,已經實現了我的高遠志曏。期盼著他的音訊,卻衹收到一封充滿悲傷的詩詞。這書法堪稱書法史上的佳作,既有顔真卿的剛勁,又有柳公權的骨力,堪比王獻之和王羲之的作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長久客居京城後的思鄕之情,以及對家人音訊的期盼。詩中“橫倘鶯兒”形象地描繪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而“折桂枝”和“青雲志”則躰現了作者對個人成就的自豪。然而,“斷腸詩詞”卻透露出深深的憂傷,反映出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最後,對書法的贊美不僅展現了作者的藝術脩養,也隱含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