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洞

洞府神仙去不還,清源紫帽聳高寒。 泉南佛國幾千界,閩海蓬萊第一山。 夜月鳳簫聲隱隱,秋風鶴佩聽珊珊。 瑤池豈隔塵寰路,更扣危岑最上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清源紫帽:指清源山和紫帽山,兩者都是山名。
  • 泉南佛國:指福建泉州,古時泉州佛教盛行,故有此稱。
  • 閩海蓬萊:閩海指福建沿海,蓬萊是神話中的仙境,這裏比喻福建的美麗山水。
  • 鳳簫:古代傳說中鳳凰所吹的簫,這裏指美妙的音樂。
  • 鶴佩:指仙鶴的鳴聲,古人認爲鶴鳴清脆,如同佩玉相擊。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象徵仙境。
  • 塵寰:人間,塵世。
  • 危岑:高峻的山峯。

翻譯

神仙們離開了洞府不再回來,清源山和紫帽山高聳入雲,顯得格外寒冷。 泉州這個佛國之地,擁有無數的廟宇,而福建的海濱則如同蓬萊仙境,堪稱第一山。 夜晚,隱約可以聽到鳳凰簫聲,秋風中,仙鶴的鳴聲清脆悅耳。 瑤池仙境並不隔離於塵世之外,我還要攀登那最高的山峯,探索最上層的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景象,通過對清源山和紫帽山的描繪,展現了山的高遠和寒冷,象徵着超凡脫俗的境界。詩中「泉南佛國幾千界,閩海蓬萊第一山」一句,既讚美了泉州佛教文化的繁榮,又讚美了福建自然風光的美麗。後兩句通過對夜晚和秋風的描寫,以及對鳳凰簫聲和仙鶴鳴聲的想象,進一步加深了仙境的神祕和超然。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越塵世,追求更高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精神追求的渴望。

契玉立

元高昌人,居契輦河上,因以契爲氏,字世玉。仁宗延祐五年進士,授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順帝至正中,爲泉州路達魯花赤。考求圖志,搜訪舊聞,成《清源續志》二十卷。官至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使。工詩。有《世玉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