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羣臣上菊花壽酒

帝裏重陽節,香園萬乘來。 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 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 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裏:指京城。
  •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香園:指慈恩寺內的花園。
  • 萬乘:指皇帝的車駕。
  • 卻邪萸:一種植物,古人認爲可以辟邪,常在重陽節佩戴。
  • 獻壽菊:指獻上菊花作爲祝壽的禮物。
  • 傳杯:傳遞酒杯,象徵祝福。
  • 塔類承天涌:形容塔高聳入雲,彷彿承接天際。
  • 門疑待佛開:形容寺門莊嚴,彷彿等待佛祖開啓。
  • 睿詞:指皇帝的詩文。
  • 昭回:指日月星辰的運行,這裏比喻皇帝的恩澤普照。

翻譯

京城裏的重陽節,皇帝的車駕來到了慈恩寺的花園。 人們佩戴着辟邪的萸草,獻上菊花並傳遞酒杯以祝壽。 塔彷彿承接着天際涌動,寺門莊嚴如同等待佛祖開啓。 皇帝的詩文如同日月般高懸,我們長久地仰望着他的恩澤普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重陽節皇帝在慈恩寺的盛況。詩中,「帝裏重陽節,香園萬乘來」直接點明瞭時間和地點,以及皇帝的尊貴身份。通過「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展現了節日的習俗和慶祝活動。後兩句「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運用了誇張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寺塔的高聳和寺門的莊嚴。最後兩句「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則表達了對皇帝詩文的讚美和對皇帝恩澤的仰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唐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皇帝的尊貴地位。

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

唐陝州陝縣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年十四,即爲武則天掌詔命。中宗時立爲昭容。與武三思等相結,頗擅權勢。宮中每賜宴賦詩,輒命婉兒品評等第。臨淄王李隆基起兵誅韋后,婉兒同時被殺。詩多應制之作。有集,佚。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