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其二

· 陳普
先我二百年,世道猶小康。 鳴鑾下紫霄,羣仙集柏樑。 仙仙青霞衣,濟濟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薦天漿。 雞犬亦可仙,豈徒壽天王。 茂陵無仙骨,上帝下巫陽。 羣仙返玉京,萬事爭蒼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鑾:古代指皇帝或貴族出行時,車上的鈴鐺響聲。
  • 紫霄:指天宮,神仙居住的地方。
  • 柏梁:古代傳說中的仙山。
  • 青霞衣:指仙人所穿的青色衣服,象征仙境。
  • 濟濟:形容衆多。
  • 白霓裳:指仙人所穿的白衣,霓裳即彩虹色的衣裳。
  • 玄道:指深奧的道義或仙道。
  • 天漿:指仙酒或仙露。
  • 茂陵:指漢武帝的陵墓,此処代指漢武帝。
  • 仙骨:指有成仙潛質的人。
  • 巫陽:古代神話中的地名,傳說中巫師居住的地方。
  • 玉京:指天宮,神仙居住的地方。
  • 蒼黃:形容變化無常。

繙譯

在我之前二百年的時代,世間還算是小康。皇帝的車駕鈴聲響徹雲霄,群仙聚集在柏梁仙山。仙人們穿著青霞般的衣服,衆多而莊嚴地穿著白霓裳。他們謹慎地奉行深奧的道義,虔誠地獻上天上的仙酒。即使是雞犬也有可能成仙,不僅僅是爲了長壽。茂陵的漢武帝沒有成仙的潛質,上帝派遣巫師下凡。群仙返廻玉京,世間萬事變化無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古代仙境的景象,通過對仙人們服飾和行爲的描寫,展現了仙境的神秘與莊嚴。詩中提到的“鳴銾下紫霄”和“群仙集柏梁”等句,生動地描繪了仙人們聚集的盛況。同時,通過對漢武帝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對於成仙之道的思考,以及對世間變化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人世無常的深刻認識。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

陳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