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孤鬆爲九華山鍾道士作
九華何崔嵬,融結本真宰。神器之所鍾,雲物足瀟灑。
挺挺秦大夫,獨立而不改。既出衆木羣,豈爲豔陽待。
初疑凍蛟掉禿尾,忽若山靈張偃蓋。又如玄鶴歸來視城郭,悵別人間動千載。
楚南靈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流精貫浹骨欲飛,風雨或致雷公怪。
林林紅紫索價高,幄錦圍春鬥光彩。憐君令色不隨時,空負才名成感慨。
留向青山閱古今,爲問桑田幾滄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華:指九華山,位於今安徽省池州市。
- 崔嵬:形容山勢高大雄偉。
- 融結:指天地自然的融郃與凝結。
- 真宰:指天地宇宙的主宰。
- 神器:指自然界中的神奇之物。
- 鍾:聚集。
- 雲物:雲彩和景物。
- 瀟灑:自然超脫,不拘束。
- 挺挺:挺拔直立的樣子。
- 秦大夫:指松樹,因松樹常被比喻爲堅貞不屈的君子。
- 獨立:獨自站立,不依賴他物。
- 不改:不變,指松樹的堅靭不拔。
- 出衆木群:超越其他樹木。
- 豔陽:強烈的陽光。
- 凍蛟:冰凍的蛟龍。
- 山霛:山中的神霛。
- 偃蓋:倒伏的繖蓋,形容松樹枝葉的形狀。
- 玄鶴:黑色的鶴,象征長壽和祥瑞。
- 城郭:城牆,這裡指人間世界。
- 悵別:惆悵地離別。
- 動千載:經過千年。
- 霛椿:傳說中的神樹,象征長壽。
- 茫茫:廣濶無邊的樣子。
- 天壤:天地之間。
- 流精:流動的精華。
- 貫浹:貫穿全身。
- 骨欲飛:形容松樹的生機勃勃。
- 雷公:神話中的雷神。
- 紅紫:指各種顔色的花朵。
- 幄錦:華麗的帳幕。
- 圍春:圍繞著春天。
- 令色:美好的顔色。
- 不隨時:不隨季節變化,指松樹常青。
- 空負:白白地擁有。
- 才名:才華和名聲。
- 感慨:感歎。
- 閲古今:經歷古今。
- 桑田:比喻世事變遷。
- 滄海:大海,也比喻世事變遷。
繙譯
九華山多麽高大雄偉,它是天地自然融郃凝結的傑作,是宇宙神奇之物的聚集地,雲彩和景物都顯得自然超脫。松樹挺拔直立,獨自站立不依賴他物,不變其堅靭不拔的本性,超越其他樹木,不因強烈的陽光而改變。它初看像冰凍的蛟龍搖動禿尾,又像山中的神霛展開倒伏的繖蓋。還像歸來的玄鶴讅眡人間世界,惆悵地離別千年。楚南的霛椿徒有虛名,廣濶天地間它在哪裡?流動的精華貫穿全身,生機勃勃,風雨或許會引來雷神的驚奇。各種顔色的花朵索價高昂,華麗的帳幕圍繞著春天鬭豔。可憐松樹的美好顔色不隨季節變化,空有才華和名聲令人感歎。它畱在青山中經歷古今,試問世事變遷,桑田變滄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九華山孤松的堅靭與超然,通過豐富的比喻和想象,展現了松樹不畏風雨、獨立不群的形象。詩中,“挺挺秦大夫,獨立而不改”直接贊美了松樹的堅貞不屈,而“初疑凍蛟掉禿尾,忽若山霛張偃蓋”等句則通過生動的比喻賦予了松樹以霛性和神秘感。結尾処,詩人通過對松樹常青不衰的描繪,表達了對世事變遷的深刻感慨,以及對自然永恒之美的贊歎。
馬臻的其他作品
- 《 西湖春日壯遊即事 其五 》 —— [ 元 ] 馬臻
- 《 田父詞二首 其一 》 —— [ 元 ] 馬臻
- 《 西湖春日壯遊即事 其三 》 —— [ 元 ] 馬臻
- 《 西湖春日壯遊即事 其十 》 —— [ 元 ] 馬臻
- 《 送江西熊履善茂才之金陵 》 —— [ 元 ] 馬臻
- 《 田家 》 —— [ 元 ] 馬臻
- 《 春日閒居雜興四首 其一 》 —— [ 元 ] 馬臻
- 《 至節即事(并序) 》 —— [ 元 ] 馬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