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寫望

· 馬臻
三百六十徐州山,骨立天風不受寒。 樊侯古冢七抔土,飛沙野蔓斜陽殘。 舟人指點向餘說,側望淹留寸心切。 欲酹清樽弔古祠,袞袞長河流不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骨立:形容山峯峻峭,如同骨骼一般挺立。
  • 樊侯古冢:指古代樊噲的墳墓。
  • 七抔土:形容墳墓的土堆很小,只有七捧土那麼多。
  • 袞袞:形容水流不息的樣子。

翻譯

徐州的山峯有三百六十座,它們像骨骼一樣挺立,不畏天風的寒冷。古時樊噲的墳墓,如今只剩下七捧土,周圍飛沙和野蔓在斜陽下顯得更加淒涼。船伕向我指點着這些景象,我心中充滿了留戀和迫切。想要用清酒祭奠古祠,但長河的水流不息,彷彿時間也在不停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徐州山川的壯麗與古蹟的淒涼,通過對比山的高峻與古冢的荒涼,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哀思。詩中「骨立天風不受寒」形容山峯的堅韌,而「樊侯古冢七抔土」則突顯了歷史的滄桑。末句「袞袞長河流不歇」寓意時間的無情,加深了詩的意境。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馬臻

元人,字志道,號虛中,錢塘(今屬浙江)人。少慕陶弘景之爲人,著道士服,隱居西湖之濱。工畫花鳥山水。善詩,多豪逸俊邁之氣。有《霞外詩集》。 ► 196篇诗文

馬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