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陳普
雲雨蛟龍無世無,睡中往往失明珠。 比干七竅天何惜,不付曹瞞與寄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雨蛟龍:比喻有權勢的人物。
  • 明珠:比喻珍貴的人才或事物。
  • 比干:商朝忠臣,因直言進諫被紂王剖心而死。
  • 七竅:指人的兩眼、兩耳、兩鼻孔和口,比喻心思、智慧。
  • 曹瞞:即曹操,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人。
  • 寄奴:指劉裕,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小名寄奴。

翻譯

世上總有權勢顯赫的人物,但他們在沉睡中往往會失去珍貴的明珠。 天爲何吝惜不將比干的七竅智慧賜予曹操和劉裕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雲雨蛟龍、明珠等意象,諷刺了權勢者往往在不經意間失去珍貴之物。後兩句以比干、曹操、劉裕爲例,表達了對於天意不公的感慨,爲何不將比干的智慧賜予那些有野心卻缺乏道德的統治者,從而引發讀者對於歷史和命運的深思。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

陳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