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參政上京奏選二首

千官吉日聽宣麻,白髮文臣帝汝嘉。 池鳳有毛皆五色,蕊珠無樹不三花。 綠綈詔底書分雨,紅錦囊中字剪霞。 天路北盤三十六,歸時秋月滿京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千官:衆多官員。
  • 吉日:吉祥的日子。
  • 宣麻:古代用麻紙書寫詔書,此處指宣佈詔書。
  • 白髮文臣:年老的文官。
  • 帝汝嘉:皇帝對你的嘉獎。
  • 池鳳:池中的鳳凰,比喻傑出的人才。
  • 五色:五彩斑斕。
  • 蕊珠:花蕊中的珠狀物,比喻珍貴。
  • 三花:三朵花,比喻多才多藝。
  • 綠綈詔:用綠色絲織品包裹的詔書。
  • 紅錦囊:紅色錦緞製成的袋子。
  • 天路:通往天庭的路,比喻通往京城的道路。
  • 北盤:北方的盤旋,指曲折的道路。
  • 三十六:此處可能指三十六種曲折。
  • 歸時:歸來的時候。
  • 秋月:秋天的月亮。
  • 京華:京城,指繁華之地。

翻譯

衆多官員在吉祥的日子裏聆聽宣讀詔書,年老的文官得到皇帝的嘉獎。池中的鳳凰羽毛五彩斑斕,花蕊中的珠狀物每棵樹上都開滿了三朵花。綠色的詔書上書寫着分雨的字跡,紅色的錦囊中剪出了霞光般的文字。通往京城的道路曲折三十六轉,歸來時秋天的月光灑滿了繁華的京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官員們聽宣詔書的場景,通過「池鳳」、「蕊珠」等意象讚美了被嘉獎者的才華與珍貴。詩中「綠綈詔」、「紅錦囊」等細節描寫,展現了詔書的莊重與神祕。結尾的「天路北盤三十六,歸時秋月滿京華」則抒發了對歸途的期待和對京城繁華的嚮往,意境深遠,語言優美。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