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七首

· 陳高
青山或可移,白石尚可轉。 志士懷苦心,九死不願返。 首陽餓仁賢,至今激貪愞。 汩羅沈楚累,千載悲忠蹇。 人生誰不死,身沒名貴顯。 胡爲草玄人,美新思苟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志士:有志向和抱負的人。
  • 首陽:山名,相傳爲商朝末年伯夷、叔齊隱居之地。
  • 汩羅:江名,屈原投江自盡的地方。
  • 楚累:指屈原,因他是楚國人,又因忠誠而被累。
  • 忠蹇:忠誠而遭遇不幸。
  • 草玄人:指隱居不仕的人。
  • 美新:指新朝的美好,這裏可能指王莽的新朝。
  • 苟免:苟且偷生。

翻譯

青山或許可以移動,白石尚且可以轉動。 有志向的人懷抱着苦心,寧願九死也不願返回。 首陽山上的仁賢餓死,至今仍激勵着貪婪和懶惰的人。 汩羅江淹沒了楚國的忠臣,千年來人們都在悲嘆他的忠誠與不幸。 人生誰不會死,但身死之後名聲卻能顯赫。 爲何那些隱居的人,卻想着在新朝中苟且偷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青山白石的可變與志士的不屈,表達了作者對忠誠與志節的崇高敬意。詩中提到了歷史上的仁賢和忠臣,如首陽山的伯夷、叔齊和汩羅江的屈原,他們的故事被用來激勵後人堅守道德和忠誠。最後,作者對那些在新朝中苟且偷生的隱士表示了不滿,認爲他們放棄了應有的志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和對時弊的批判。

陳高

元溫州平陽人,字子上,號不繫舟漁者。順帝至正十四年進士。授慶元路錄事,明敏剛決。不滿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縣尹,亦不就。方國珍欲招致之,無從得。平陽陷,浮海過山東,謁河南王擴廓帖木兒,論江南虛實,陳天下之安危。擴廓欲官之,會疾作卒。有《不繫舟漁集》、《子上存稿》。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