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誠夫大監祠海上諸神

上聖崇明祀,元臣屬有文。 內香開寶炷,制幣出玄纁。 授節臨前殿,傳臚聽後軍。 酒清黃木廟,魚祭武夷君。 ?母應回雨,天妃卻下雲。 不勞風有隧,猶願楚無氛。 漕粟琅琊見,還珠合浦聞。 穹蒼天坱漭,溟渤氣絪縕。 龍戶編魚賦,鮫人織霧紋。 畤祠光炯炯,宣室語欣欣。 鵬運連番舶,軺歸願冀羣。 觀書曾拜洛,歌賦不橫汾。 越水琉璃靜,閩花茉莉薰。 伏波封莫請,宵旰念華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聖:指皇帝。
  • 明祀:指祭祀典禮。
  • 元臣:指重要的官員。
  • 寶炷:珍貴的香。
  • 制幣:製作貨幣。
  • 玄纁:黑色和淺紅色,這裏指貨幣的顏色。
  • 授節:授予節杖,表示授權。
  • 傳臚:傳達命令。
  • 黃木廟:地名,可能指某個廟宇。
  • 武夷君:指武夷山神。
  • ?母:風神。
  • 天妃:海神。
  • :通道。
  • :不祥之氣。
  • 漕粟:運輸的糧食。
  • 琅琊:地名,今山東臨沂。
  • 合浦:地名,今廣西合浦。
  • 穹蒼:天空。
  • 坱漭:廣闊無垠。
  • 溟渤:大海。
  • 絪縕:雲霧繚繞。
  • 龍戶:指水族。
  • 魚賦:魚類的賦稅。
  • 鮫人:傳說中的海底人。
  • 霧紋:如霧般的紋理。
  • 畤祠:祭祀的地方。
  • 宣室:宮廷中的房間。
  • 鵬運:大鵬的飛行,比喻宏大的事業。
  • 番舶:外國船隻。
  • :古代的一種輕便馬車。
  • 冀羣:希望衆人。
  • :洛陽,指讀書的地方。
  • 橫汾:指橫渡汾河,比喻艱難。
  • 琉璃:寶石名,這裏形容水清澈。
  • 茉莉:花名,香氣濃郁。
  • 伏波:指伏波將軍,古代官職。
  • 宵旰:早晚,指勤政。
  • 華勳:指皇帝的功勳。

翻譯

皇帝崇尚祭祀典禮,重要的官員負責撰寫文稿。宮內點燃珍貴的香,製作黑色和淺紅色的貨幣。在前殿授予節杖,後軍傳達命令。黃木廟的酒清澈,武夷山神得到魚祭。風神應回雨,海神卻下雲。不需要勞煩風神開闢通道,只願楚地沒有不祥之氣。運輸的糧食在琅琊可見,合浦還珠的傳說也聽聞。天空廣闊無垠,大海雲霧繚繞。水族編魚賦稅,海底人織出如霧般的紋理。祭祀的地方光明炯炯,宮廷中談話欣欣向榮。大鵬的飛行連着外國船隻,輕便馬車歸來希望衆人。讀書曾拜洛,歌賦不橫渡汾河。越水清澈如琉璃,閩地的花被茉莉香氣薰陶。伏波將軍的封號不必請求,皇帝早晚勤政思念功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皇帝對海上諸神的祭祀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繪,展現了祭祀的莊嚴與神祕。詩中運用了許多神話和地理元素,如風神、海神、武夷山神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同時,通過對祭祀細節的描寫,如寶炷、制幣、授節等,體現了皇帝對祭祀的重視和官員的職責。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神靈的敬畏和對國家安寧的祈願。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