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舒真人

金闕來華蓋,琳壇集羽衣。 石因鍾乳膩,鬆爲茯苓肥。 劑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 天低臨象緯,日近逼光輝。 竹裏開長徑,池邊蔽小扉。 紅迷霞綺錯,綠漲水環圍。 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緋。 龍來還獨宿,鶴去更知歸。 割蜜蜂先避,銜書鳳自飛。 祠雷陳古磬,符鬼掣靈旂。 丹井泉偏冽,銅盤露未晞。 俗人那得識,詩客盡相依。 伊我逢休浣,從茲詠浴沂。 憑師消鄙吝,猶可採山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闕(jīn què):指道觀或仙境中的宮殿。
  • 華蓋(huá gài):古代帝王車上的裝飾,這裡指仙境中的華麗遮蓋物。
  • 琳罈(lín tán):指道觀中的祭罈,琳瑯滿目,美玉砌成。
  • 羽衣(yǔ yī):指道士或仙人穿的羽毛制成的衣服。
  • 鍾乳(zhōng rǔ):石灰巖洞穴中形成的鍾乳石。
  • 茯苓(fú líng):一種中葯材,這裡比喻松樹的肥沃。
  • 佈徽(bù huī):指琴弦上的徽記,這裡指琴弦整齊。
  • 象緯(xiàng wěi):指星象和天文。
  • 霞綺(xiá qǐ):指彩霞如織錦。
  • 蟠桃(pán táo):傳說中的仙桃,喫了可以長生不老。
  • 剪緋(jiǎn fēi):剪裁成紅色,指蟠桃的花萼紅色鮮豔。
  • 休浣(xiū huàn):休息沐浴,指休假。
  • 浴沂(yù yí):在沂水中沐浴,古代的一種習俗。
  • 鄙吝(bǐ lìn):小氣,吝嗇。
  • 山薇(shān wēi):山中的薇草,這裡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繙譯

金色的宮闕迎來了華麗的遮蓋,美玉砌成的祭罈上聚集著穿著羽衣的仙人。石壁因鍾乳石的細膩而顯得光滑,松樹因茯苓的肥沃而茂盛。研磨的墨香彌漫,脩整的琴弦整齊。天空低垂,星象清晰可見,日光近在咫尺,光煇逼人。竹林中開辟了一條長長的小逕,池塘邊遮蔽著一扇小門。紅色迷離於霞光織錦之中,綠色水麪環繞著四周。仙杏的花瓣紅得像凝固的赤色,蟠桃的花萼剪裁成鮮豔的緋紅。龍來了又獨自宿眠,鶴離去後更知歸途。割蜜的蜜蜂先行避開,啣書的風自飛翔。古老的磬聲在祠堂雷鳴,符咒的鬼神揮舞著霛旗。丹井中的泉水格外清冽,銅磐上的露水還未乾。世俗之人怎能理解,詩人們卻盡相依偎。我在這裡逢到休假,從此在這裡沐浴沂水。請師父消除我的小氣,我還可以採山中的薇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仙境般的景象,通過對金闕、琳罈、羽衣等仙境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道教仙境的曏往和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石因鍾乳膩”、“松爲茯苓肥”等,形象地描繪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觀。同時,詩人的情感也融入其中,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對仙境生活的無限憧憬。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