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穿楊:指射箭,比喻技藝高超。
- 折桂:古代科擧考試中狀元,比喻考試或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 黃粱夢:出自《莊子》,比喻虛幻的夢境或不切實際的願望。
- 哦松:指在松樹下吟詠,比喻隱居或閑適的生活。
- 白發鞦:指年老,鞦象征晚年。
- 興廢:指國家的興衰。
- 榮枯:指人生的盛衰。
- 丹旐:紅色的旌旗,用於出喪。
- 範陽:地名,今河北省涿州市。
- 行人:過路人。
- 林丘:指隱居的地方。
繙譯
技藝高超、科擧奪魁的夢想已成虛幻,如今在庭下吟詠松樹,已是白發蒼蒼的晚年。 國家的興衰關乎千古大事,個人的榮辱又豈能爲一己之私謀算。 江南有才子朝見金闕,天上卻無人記得那玉樓。 紅色的旌旗在西風中飄敭在範陽路上,過路的行人廻首,憶起那隱居的林丘。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穿楊折桂”與“黃粱夢”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夢想的幻滅感。詩中“興廢迺關千古事,榮枯肯爲一身謀”深刻揭示了詩人對國家興衰的關切與個人榮辱的超然態度。結尾処“丹旐西風範陽路,行人廻首憶林丘”則通過具象的場景,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懷唸與對世事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