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六言三首

· 馬臻
堤晚遊人爭渡,花密流鶯亂鳴。 近水亭臺柳色,轉山樓觀鐘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流鶯:(liú yīng)指飛翔的黃鶯。
  • 轉山:(zhuǎn shān)指山間的迴旋,這裏可能指山間的小徑或轉角。
  • 樓觀:(lóu guān)指高大的建築或樓閣。

翻譯

傍晚時分,堤岸上的遊人爭相渡河,花叢茂密,流鶯在空中亂鳴。 靠近水邊的亭臺,柳樹呈現出嫩綠的色彩,山間小徑旁的樓閣中,傳來悠揚的鐘聲。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傍晚景色圖。首句通過「爭渡」和「亂鳴」兩個動作,生動地描繪了遊人和流鶯的動態,增添了畫面的活力。後兩句則通過「柳色」和「鐘聲」兩個靜態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氛圍。整體上,詩中動靜結合,色彩與聲音交織,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

馬臻

元人,字志道,號虛中,錢塘(今屬浙江)人。少慕陶弘景之爲人,著道士服,隱居西湖之濱。工畫花鳥山水。善詩,多豪逸俊邁之氣。有《霞外詩集》。 ► 196篇诗文

馬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