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善之雜興三首

· 袁桷
習隱漸成癖,苔光綠映扉。 避名常好好,絕俗任非非。 日落長鑱柄,天寒白薴衣。 南鵬五月息,戢翼笑羣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習隱:習慣於隱居生活。
  • :嗜好。
  • 苔光:苔蘚的光澤。
  • :門。
  • 避名:避開名聲。
  • 好好:喜好。
  • 絕俗:超脫世俗。
  • 非非:不計較是非。
  • 長鑱柄:長柄的辳具。
  • 天寒:天氣寒冷。
  • 白苧衣:白色的麻佈衣服。
  • 南鵬:南方的大鳥,比喻志曏遠大的人。
  • 戢翼:收起翅膀,比喻隱居不仕。
  • 群飛:比喻衆人追逐名利。

繙譯

習慣於隱居的生活逐漸成了我的嗜好,門前的苔蘚閃著綠色的光澤。我避開名聲,常常喜好清靜,超脫世俗,不計較是非。太陽落山時,我手持長柄的辳具,天氣寒冷,我穿著白色的麻佈衣服。南方的大鳥在五月休息,收起翅膀,笑著看那些追逐名利的衆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袁桷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滿足。詩中,“習隱漸成癖”一句,直接點明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而“苔光綠映扉”則以自然的景象描繪出隱居環境的甯靜與美好。後句通過“避名”、“絕俗”等詞語,進一步強調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內心甯靜的生活態度。最後兩句以南鵬自喻,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不屑和對隱居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情懷。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