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帝舜:即舜,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五帝之一,以德治天下而聞名。
- 登天:比喻舜的德行和威望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如同陞天一般。
- 四海臣:指天下的人都願意成爲他的臣民。
- 生殺:指掌握生死的權力。
- 不由身:不由自主,不能自主決定。
- 持平:公正無私。
- 張廷尉:指漢代著名的法官張湯,他以執法嚴明、公正無私著稱。
- 誤殺人:指因君王的錯誤判斷而導致的無辜者被殺。
繙譯
舜帝德行高潔,四海之內皆願爲其臣民, 可憐他雖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卻不能自主決定生死。 公正無私的張廷尉是執法的楷模, 但即便如此,仍要聽命於君王,有時會因君王的錯誤而誤殺無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舜帝的德行與權力的侷限,以及張廷尉的公正與君王決策的影響,深刻揭示了權力與正義之間的複襍關系。詩中“帝舜登天四海臣”展現了舜帝的崇高威望,而“可憐生殺不由身”則突顯了即使是至高無上的君王,也有無法自主決定的無奈。後兩句則通過張廷尉的形象,表達了對於法律公正的推崇,同時“更聽君王誤殺人”則暗示了即使是公正的法官,也難免受到上層決策的影響,從而引發對權力與正義關系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