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磬 (qìng):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
- 蓮臺:佛教中指佛或菩薩的座位,常以蓮花爲象徵。
- 三品葉:指蓮花的三個層次,象徵佛教中的三乘或三界。
- 佛果:指達到佛教中的最高境界,即成佛。
- 羅縠 (luó hú):薄紗,這裏形容視野模糊。
- 禪燈:供奉在佛前的燈,象徵智慧和光明。
- 絳紗:紅色的紗帳,這裏可能指禪房的裝飾。
- 嬰:纏繞,束縛。
- 世網:比喻世俗的束縛和紛擾。
- 袈裟 (jiā shā):佛教僧侶的法衣。
翻譯
夜晚的雨聲沉寂了清脆的磬音,霜降的樹林中暮鴉開始飛翔。 蓮臺上的三品葉象徵着佛教的深奧,佛果的成就如同瞬間綻放的花朵。 覺悟之路被昏暗的薄紗所遮蔽,禪房中的燈光在紅色的紗帳下顯得暗淡。 早知世俗的紛擾如網般纏繞,真後悔沒有選擇穿上袈裟,投身佛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宿僧房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雨聲、磬音、霜林、暮鴉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蓮臺三品葉,佛果一時花」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教義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末句「早知嬰世網,悔不事袈裟」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無奈和對出家生活的渴望,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