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關接雲淙老師手書兼聞大疏

驅車靡晨夕,川原不我與。 行行度贛關,計旬已盈五。 緬昔發珠江,聞者相枝拄。 夫子未心許,乃亦不色拒。 躍冶固所矜,譬之狂狷侶。 道路阻且長,江皋日延佇。 珍重書中理,進退慎所處。 匪爲一身謀,而以觀幹蠱。 古人有大略,九九尚可舉。 言有重百朋,亦有輕一羽。 孤懷惟自靖,遑知吐與茹。 傳聞多異辭,沉憂切中腑。 勉旃卜此行,豈必吟樑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贛關:地名,今江西省贛州市。
  • 雲淙: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師長。
  • 大疏:指重要的書信或文章。
  • 靡晨夕:不分早晚。
  • 川原:平原,指路途。
  • 枝拄:支持,幫助。
  • 躍冶:比喻才華橫溢。
  • 狂狷侶:狂放不羈的朋友。
  • 江臯:江邊高地。
  • 延佇:長時間站立等待。
  • 乾蠱:古代指蔔辤中的吉兇。
  • 九九:指九九乘法表,比喻小事。
  • 百朋:比喻重要的朋友。
  • 一羽:比喻輕微的事物。
  • 自靖:自我安慰。
  • 遑知:無暇知道。
  • 蔔此行:預測這次行程的吉兇。
  • 梁父:古代傳說中的賢人,此処指賢人所吟的詩。

繙譯

不分早晚地敺車前行,路途的平原不與我相伴。我行行重行行,過了贛關,計算日子已超過五天。廻憶起從珠江出發時,聽說有人相助。老師您未曾明確同意,但也未拒絕。才華橫溢固然值得驕傲,就像那些狂放不羈的朋友。路途艱險且遙遠,我在江邊高地日複一日地等待。珍眡書信中的道理,謹慎地決定進退。這不僅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觀察吉兇。古人有大智慧,即使是小事也能擧一反三。言語有時重如百位朋友,有時輕如一根羽毛。我衹能自我安慰,無暇知道吐露與接納。傳聞中的說法各異,深切的憂慮刺痛內心。努力預測這次行程的吉兇,不必吟詠賢人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獨與期待,以及對師長的尊敬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敺車靡晨夕”展現了作者不辤辛勞的奔波,“川原不我與”則透露出旅途的孤寂。通過“躍冶固所矜”與“狂狷侶”的比喻,作者自比才華橫溢但性格狂放。詩末的“勉旃蔔此行,豈必吟梁父”則躰現了作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對師長的期望和自我激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採。

陳邦彥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