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甲子叛兵犯廣州師大潰將失律也慨然賦之以紀其事

· 陳履
閭閻聞撫寇,儀帛出官庭。 卻遣幕中吏,翻從海上行。 元戎空仗鉞,嶽伯漫專城。 撫事堪流涕,臨風欲請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甲子:指某年的甲子年,甲子是中國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第一年。
  • 閭閻:古代稱平民居住的地方,這裡指民間。
  • 撫寇:安撫叛亂的寇賊。
  • 儀帛:古代用於祭祀或賞賜的絲織品。
  • 官庭:官府。
  • 幕中吏:指在軍中擔任幕僚的官員。
  • 海上行:指從海上出征或逃亡。
  • 元戎:主帥。
  • 仗鉞:手持大斧,象征軍事權力。
  • 嶽伯:古代對諸侯或地方長官的尊稱。
  • 專城:指掌握一城或一地的軍政大權。
  • 撫事:処理事務。
  • 請纓:請求出戰,源自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繙譯

民間傳聞官府正在安撫寇賊,官府中拿出了用於賞賜的絲織品。然而,卻派遣了軍中的幕僚官員,從海上出征。主帥雖然手持象征軍事權力的大斧,地方長官也掌握著一城的軍政大權,但麪對叛兵的侵犯,廣州的軍隊大敗,將領失職。想到這些事,足以讓人流淚,麪對這樣的侷勢,我真想請求出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廣州遭遇叛兵侵犯的情景,通過對比官府的安撫措施與實際的軍事行動,表達了作者對戰敗和將領失職的悲憤之情。詩中“撫事堪流涕,臨風欲請纓”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麪對國家危難時的激憤與報國之志,展現了其堅定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陳履

明廣東東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澤。隆慶五年進士。歷知蒲圻、休寧、崇德知縣,官至廣西按察副使,兵備蒼梧。致仕後日以吟詠爲事。有《懸榻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