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毛太初見二甥

朝見衛叔寶,朗朗來照人。 髻發若青絲,楚楚足精神。 作對才五字,遽有驚人辭。 下籌讀左史,酌酒誦唐詩。 阿舅無長處,素心差足師。 居官萬不可,談藝一無知。 爾父敦儉樸,山居伴鹿麋。 郗公誠晚令,育長恐情癡。 似之非賢者,不肖乃佳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髻發:(jì fà)古代兒童將頭髮束在頭頂,稱爲髻。
  •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
  • 下籌:(xià chóu)指下棋。
  • 酌酒:(zhuó jiǔ)斟酒。
  • 阿舅:(ā jiù)舅舅。
  • 素心:(sù xīn)純潔的心地。
  • 差足師:(chā zú shī)勉強可以作爲學習的榜樣。
  • 敦儉樸:(dūn jiǎn pǔ)敦厚節儉,樸實無華。
  • 郗公:(xī gōng)人名,此處指作者的友人或親戚。
  • 育長:(yù zhǎng)養育成長。
  • 不肖:(bù xiào)不成材,不正派。

翻譯

早晨見到衛叔寶,他朗朗有神,照亮周圍。 他的頭髮如青絲般柔順,精神奕奕,整潔鮮明。 雖然只對答了五個字,卻已有了驚人的言辭。 他下棋讀《左傳》,斟酒誦讀唐詩。 舅舅我沒有什麼長處,但純潔的心地勉強可以作爲你們的榜樣。 做官萬萬不可,談論藝術我一無所知。 你們的父親敦厚節儉,樸實無華,山居與鹿麋爲伴。 郗公確實晚節可嘉,但養育你們成長,我恐怕過於癡情。 像他那樣並非賢者,不成材的反而是好孩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早晨見到外甥衛叔寶的情景,讚美了他的才華與精神風貌。詩中,「髻發若青絲,楚楚足精神」生動地勾勒出了衛叔寶的形象。後文則通過對比自己的不足,表達了對侄子的期望與教誨,同時也透露出對家族後代的關懷與擔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作爲長輩的慈愛與責任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