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墮粉:指落花。
- 鄂國:指古代的鄂國,這裏可能指代某個具體的地點或建築。
- 西陵:古代地名,這裏可能指代某個具體的地點或建築。
- 玉龍:這裏指美酒。
- 酬直:支付價錢。
- 土哺魚:一種魚類,具體種類不詳。
- 放艇:划船。
翻譯
流芳亭邊的草地綠油油的,落花飄香已經歷了幾個秋天。 在鄂國的祠堂前人們爭相下馬致敬,而在西陵無主之地則隨意登樓遠望。 這裏的美酒釀製得醇熟,人們願意爲之支付高價;土哺魚肥美,容易上鉤。 南北的羣山美景無法盡收眼底,每天早晨都會划船過溪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流芳亭畔的秋景,通過對比鄂國祠堂與西陵的景象,展現了不同地點的氛圍與人們的行爲。詩中「玉龍釀熟多酬直」和「土哺魚肥易上鉤」兩句,既表達了當地物產的豐富,也反映了人們的生活情趣。結尾的「南北諸峯收不盡,朝朝放艇過溪頭」則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無限欣賞與嚮往。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次峯字韻 》 —— [ 明 ] 袁宏道
- 《 送周尚寶左遷海澄典史 》 —— [ 明 ] 袁宏道
- 《 戲別唐客客豐城人 》 —— [ 明 ] 袁宏道
- 《 初春暴熱過靜者居限韻 》 —— [ 明 ] 袁宏道
- 《 黃平倩久無書有僧自蜀來傳其厭世餘不信數日後陶周望書來雲聞平倩有疾且求消息於余余謂小修曰必無他詩以志之 》 —— [ 明 ] 袁宏道
- 《 述懷 》 —— [ 明 ] 袁宏道
- 《 陶不退以容城諭丁內艱歸滇中至敝邑殤其令子遂瘞焉於其行也詩以送之 》 —— [ 明 ] 袁宏道
- 《 縣齋孤寂時曹以新王百穀黃道元方子公見過有賦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