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暴熱過靜者居限韻

花氣鬱春蒸,下馬脫吳綾。 坐看緗格下,時有樸紗蠅。 罄口與木筆,非時聯作朋。 雛篁茁垐齒,冶葉被蒼藤。 間蝶趁風廊,香須沾其膺。 似彼青娥子,夢亦戀花繒。 盆池供瘦石,斜幌隱龕燈。 迴風逆香縷,嫋嫋青煙騰。 研丹竄今文,時軌裂軻曾。 雲山刻騷士,穠香惱定僧。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濃郁。
  • :這裏指熱氣騰騰。
  • 吳綾:吳地產的輕薄絲織品,這裏指衣服。
  • 緗格:淺黃色的書架。
  • 樸紗蠅:普通的蒼蠅。
  • 罄口:形容器物口部空無一物。
  • 木筆:毛筆的一種,用於書寫。
  • 非時:不合時宜。
  • 雛篁:幼小的竹子。
  • 茁垐齒:茁壯成長。
  • 冶葉:美麗的葉子。
  • 蒼藤:青藤。
  • 香須:花蕊。
  • 青娥子:年輕的女子。
  • 花繒:花布。
  • 斜幌:斜掛的簾子。
  • 龕燈:供奉在神龕中的燈。
  • 研丹:研磨硃砂。
  • 今文:現代文字。
  • 時軌:時代的規範。
  • 軻曾:指古代的軻和曾,這裏比喻古代的規範。
  • 穠香:濃郁的香氣。
  • 定僧:靜坐修行的僧人。

翻譯

春天的花氣濃郁如同熱氣騰騰,我下馬脫去吳綾衣裳。坐下來看着淺黃色的書架下,偶爾有普通的蒼蠅飛過。空無一物的器物與不合時宜的木筆,竟然成了朋友。幼小的竹子茁壯成長,美麗的葉子覆蓋在青藤之上。花蕊隨風飄動,沾染了蝴蝶的胸膛。彷彿那年輕的女子,夢中也依戀着花布。盆池中擺放着瘦石,斜掛的簾子隱約可見神龕中的燈火。迴風帶起香縷,嫋嫋青煙騰空。研磨硃砂書寫現代文字,時代的規範似乎在裂變。雲山雕刻着騷士的形象,濃郁的香氣困擾着靜坐修行的僧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機。詩中「花氣鬱春蒸」一句,即以濃郁的花香形容春天的熱烈,而「下馬脫吳綾」則進一步以動作表達了春日的溫暖。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雛篁茁垐齒」、「冶葉被蒼藤」,展現了春天的生長力量和自然之美。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如「研丹竄今文,時軌裂軻曾」,表達了對傳統與現代衝突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春天的美好,也透露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