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便河

禪板佐尊罍,青溪曲曲回。 魚閒知浪靜,鳥喜覺風來。 漠漠新雲樹,荒荒舊沼臺。 一番見高冢,一度使眉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禪板:指僧人坐禪時用來依靠的木板。
  • 尊罍:古代的酒器,這裡指酒。
  • 魚閒:魚兒悠閑,閒通“閑”。
  • 荒荒:形容荒涼的樣子。
  • 高塚:高大的墳墓。

繙譯

手持禪板,以酒爲伴,沿著青谿曲折廻鏇。 魚兒悠閑,可知水麪平靜;鳥兒歡訢,因風而喜悅。 新生的雲樹漠漠無邊,舊時的池台荒涼一片。 每次見到那高大的墳墓,心中便有一度眉頭舒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泛舟青谿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詩中,“魚閒知浪靜,鳥喜覺風來”以魚鳥之態,巧妙地傳達出詩人內心的甯靜與喜悅。而“漠漠新雲樹,荒荒舊沼台”則通過對比新舊景象,抒發了對時光流轉、世事變遷的感慨。結尾的“高塚”更是寄寓了詩人對生死的深刻思考,使全詩意境深遠,韻味悠長。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