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道上大風
南風捲地昏,拗折道傍樹。
吹面如有痕,欲拔髭鬚去。
此地足黃沙,易作風神怒。
岡陵忽變遷,老馬不知路。
日暮憩郵亭,顏面都非故。
盆水貯滲泥,雙眼出煙霧。
詰旦過沙河,未至心見怖。
何事太行山,酣沉了不寤。
豈無一掬波,浣此秋空污。
夢中排九閽,芒履沾雲絮。
投箠擊眠龍,驚起如飛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捲地:卷起地麪。
- 拗折:折斷。
- 髭須:衚須。
- 郵亭:古代供郵遞和官員休息的亭捨。
- 詰旦:次日早晨。
- 九閽:九重天門,指天宮。
- 芒履:草鞋。
- 箠:鞭子。
- 眠龍:沉睡的龍。
繙譯
南風蓆卷地麪,昏暗中折斷了路旁的樹。吹在臉上像有痕跡,倣彿要拔去我的衚須。這裡到処是黃沙,容易引起風神的憤怒。山岡和丘陵突然變化,老馬也迷失了方曏。日暮時分在郵亭休息,麪容已非往昔。用盆水儲存滲出的泥水,雙眼倣彿冒出菸霧。次日早晨經過沙河,還未到達就心生恐懼。太行山爲何如此沉睡,毫無覺醒之意。難道沒有一滴清水,來洗淨這鞦空的汙濁。夢中我推開九重天門,腳穿草鞋,沾滿了雲絮。用鞭子擊打沉睡的龍,驚起的龍如同飛翔的野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邢州道上的艱難旅程,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內心的感受。詩中,“南風捲地昏,拗折道傍樹”生動地描繪了狂風肆虐的場景,而“此地足黃沙,易作風神怒”則進一步以黃沙和風神的憤怒來象征旅途的艱險。後文通過“日暮憩郵亭”和“詰旦過沙河”的時間轉換,展現了旅途的漫長和不易。最後,通過夢境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清新世界的曏往和對現實睏境的超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