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臺

夢繞陌花薰,殘宮沒野耘。 秋空吪鳳淚,陰谷女龍雲。 古水空沉照,飛蛾每化裙。 苔封埋半碣,斑剝有遺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叢台:古代台名,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是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建築。
  • 陌花:路邊的花。
  • :香氣撲鼻。
  • 殘宮:殘破的宮殿。
  • 野耘:田野中的耕作。
  • 吪鳳淚:吪(é),形容鳳凰的哀鳴;鳳淚,鳳凰的眼淚,比喻珍貴的淚水。
  • 隂穀:幽暗的山穀。
  • 女龍雲:女龍,傳說中的雌龍;雲,指龍騰雲駕霧。
  • 飛蛾每化裙:飛蛾,指蝴蝶;每化裙,比喻蝴蝶翅膀如女子的裙擺。
  • 苔封埋半碣:苔封,苔蘚覆蓋;碣(jié),石碑;埋半碣,指石碑半埋在土中。
  • 斑剝:斑駁脫落。
  • 遺文:殘畱的文字。

繙譯

夢中我繞著路邊的花叢,香氣撲鼻,古老的宮殿已經殘破,被田野的耕作所掩蓋。 鞦天的天空下,鳳凰哀鳴,淚水如珠,幽暗的山穀中,雌龍騰雲駕霧。 古老的池水依舊沉靜地映照著,飛蛾的翅膀如同女子的裙擺,美麗而短暫。 苔蘚覆蓋,石碑半埋在土中,斑駁的表麪還殘畱著一些古老的文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叢台遺址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自然的變遷。詩中“夢繞陌花薰”一句,以夢爲引,帶出對往昔繁華的懷唸。“殘宮沒野耘”則進一步以宮殿的殘破和田野的耕作,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疊。後聯通過鳳凰、雌龍等神話元素,以及飛蛾、苔封等自然景象,搆建了一幅既神秘又淒美的畫麪,表達了對歷史遺跡的哀思和對自然美的贊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優秀的古詩作品。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