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柳:柔弱的柳樹。
- 輕帆:輕盈的帆船。
- 巫山:山名,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傳說中是女兒神所在之地。
- 女兒神:指巫山神女,傳說中的女神。
- 潑火:形容雨勢大,如同潑灑的火。
- 清明雨:清明節期間的雨,常被用來象徵清新和洗滌。
- 錢塘:地名,今杭州市,古時錢塘江流經此地。
- 十里塵:形容塵土飛揚,此處可能指錢塘江畔的塵土。
翻譯
柔弱的柳樹和輕盈的帆船快速送別行人,巫山原本是女兒神的居所。 願隨着那如潑灑火焰般的清明時節的大雨,洗淨錢塘江畔十里飛揚的塵土。
賞析
這首詩以輕盈的筆觸描繪了送別的場景,通過「弱柳輕帆」的意象,傳達出離別的輕快與不捨。詩中「巫山原是女兒神」一句,巧妙地融入了神話元素,增添了詩意的美感。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清明時節的大雨能夠洗淨塵世的污濁,寓意着對清新世界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以及對清新世界的渴望。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看諸友奕 》 —— [ 明 ] 袁宏道
- 《 甲辰中秋後二日禮德山鑑大師塔偶成四偈示同行諸衲 》 —— [ 明 ] 袁宏道
- 《 荅君御諸作 》 —— [ 明 ] 袁宏道
- 《 衛河道中和丘長孺惜別 》 —— [ 明 ] 袁宏道
- 《 觀音庵爲一心隱齋上人題 》 —— [ 明 ] 袁宏道
- 《 五弟清梵閣落成閏九月九日同鄒伯學王闇然王連玉劉繩之方平弟觴其上得清字 》 —— [ 明 ] 袁宏道
- 《 舟中風雪遲蘇潛夫遊玉泉不至和客韻 》 —— [ 明 ] 袁宏道
- 《 送唐堯胤北上 》 —— [ 明 ] 袁宏道